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挥一挥衣袖带来一阵清风,拂散周遭浅淡花香。 ——题记
我在找一种花,这和最近一件大事有关。最近,学校开展了作文征集活动,是以学校建立十周年为由,为它征文。来到这所学校不到两年,别的没多见,花到是不少。从此处深入,倒也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
今天该是忙碌的一天。马路中间,此时正车水马龙,两旁的学生蜂拥而至,与上班族争抢那两分钟,中间的中心有一个红绿灯,在瞬息变化之间,我已然赶上了一趟“绿车”,成功到达彼岸。校门大开,一眼望去,还没看到尽头,映入眼帘的便是各色各式,络绎不绝的花。不久前,还是寒冬凛凛,一月不到,便渐入初春。各色花儿争奇斗艳。玉兰飘然出尘,迎在众花之初;红叶李柔软粉嫩,紧跟在玉兰之后;梨花清逸透白,亦是不输前两者之风。无论这些白的、粉的、淡黄的如何芬芳艳丽,光彩夺目。都不是我要找的那种花,所以暗自决定在下课之后便去图书馆,查阅校史记载。
图书馆大概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地方。我是一个很宅的人,不爱四处走动,若要出门必是迫不得已,否则便是去图书馆看书了。学校的图书馆是以欧式风格为基调,有欧洲中世纪风的尖顶,以及地中海式圆拱门,色调以浅色为主,较为柔和。整体则是以一座尖顶五层建筑辅以欧式风格三层楼铺成。它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舒适柔和之风。给我一种舒服自在的放松感。此时,我需要闭眼轻轻聆听它给我的:
塔尖我会为你摘下一粒尘埃,把它封存在时光的信笺里,带到多年以后的光景;
塔尖我会为你采下一片云彩,把它粘贴在涂露的空白里,装点一览无余的房间;
塔尖我会为你取下一砖瓦楞,把它安放在肃穆的陈列馆里,纪念时空裂缝留下的痕迹。
那一幢高高耸立在哪儿的塔尖,可爱可敬可叹!
从正门进入,分为左右两边,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校史记载该是放在左边最里面一列书架的最上面的那一层。很快,不费吹灰之力拿到了校史记载。不过,这本书可真够厚的,它的封面很有设计感。这本书整个看去是古朴陈旧的色调,也就是浅棕仿古色,封面上有一副普通的画,画中有一个圆形水池,池中开满睡莲,是各种颜色的。浅紫色、淡粉色、玫红色,许是一个色彩的循序渐变过程。画面很清晰,久看不移。似是进入画面一般,即便封面是以睡莲为主,我也并未觉得它便是我要找的花了。屏住一口气,慢慢翻开校史,大概看完发现里面里面并没有太多关于花的记载。也许有遗漏,那么再看一次,但还是没多看出什么来。不若,我该另做打算,去问问学校中任教超过五年的教师。太过出神,却是没料到这本书的封面另藏玄机。手反复摩擦这封面,感觉有点奇怪,厚度不一样。沿着封面边缘慢慢拉开一点缝隙,竟从里面掉出一张纸,缓缓捡起那张带着一点灰尘和霉味儿的纸。上面写着一句话,“寻寻觅觅终不见,未曾想它一直在”字迹看上去有些年份了,在纸的右下角署了一个日期“2009.3.12”没有人名。我轻轻闭上眼,感受这张纸带来的历史沉淀气息。
再睁开眼,已然还在图书馆。想着时间不早,便准备回寝室,走出图书馆。恍然发现蓝花楹开的正茂盛,空气里混合着一股热气夹杂着花香。头发都打湿了,沾腻在脸上,略带疑惑,怎么回事?转眼一看,不经意间,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协调。对了,图书馆门前的大水池不见了。抬手掐了一下手臂,我想或许我是回到了那张纸上所记载的时间点了。也就是说现在是十年前。2009年,我们学校刚建成之际。既来之则安之,我可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好机会,既是如此,那么便四处逛逛。我很好奇,十年前的学校是怎样的一副光景?还有我一直以来不断找寻的花究竟在何方一隅?那张纸上所说之话是何意思?我想这一趟旅途定然是收获颇多。
先去A教学区看看,现在我正站在图书馆门前,以此为中心,教学A区在左边,教学B区在右边,C区还没出现。直观来看和十年后没很大的区别,但中央大水池不在,感觉图书馆门前空旷不少。走到A区,就会发现它非常的新,才建成的教学楼,自该是这模样。不过,设施设备却是没那么齐全,反倒是落了个干干净,空空荡荡。B区亦是如此,只留一个基础构架。图书馆两旁有一条大道,漫步走在这大道上,熟悉感扑面而来。树叶簌簌纷纷,风儿轻抚我的脸,忽然想起“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啊!对于我这种宅在家里的人而言。十年前的垃圾桶倒是挺有特色,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铁皮垃圾桶,虽是没现在的精巧美观,但有一种朴素简洁之美。大道两旁的花圃中有许多树,蓝雾、枫树、芙蓉、红叶李、樱花、玉兰、梧桐……此时正值初夏之际,花香四溢,绿草皮很新鲜饱满,来学校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见呢!沿着大道往生活区走,左边是大操场,右边是篮球场。操场一眼望去很是宽阔,想不到的是竟没有看台。操场的外围有一条小河,此时小河还能看得清水底石沙,回想到十年后,那条小河污浊不堪,哪里还用看所谓石沙。初夏时节的风一阵一阵的,拂动那颗杨柳树,一片柳叶旋进清水河,一直看着那片柳叶融进了学校周围的倒影里,倒影中还可看见除学校之外的风景,四周并没有太多高楼林立,学校立在这,孤零零一处,独树一帜,倒也别致。
过了那条熙熙攘攘的街道,生活区的宿舍这时只有两栋,相隔甚远。疏离的距离也抵挡不住它的风光。宿舍楼的花圃很丰富,一年四季,每季花开。春日可赏海棠,玉兰之姿容;夏天可轻嗅芙蓉清香。李白形容它为清水之形貌,天然去雕饰,自是有其道理。立秋则拾满地银杏,铺的一金黄被盖;寒冬便可细嗅那冷香腊梅,冷凝沁脾,令人心旷神怡。心绪飘远了,也许人生便也如这些精彩缤纷的花一般。在它该鲜艳时便不遗余力;在它该凋零时则毫无留念。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找到那种花,那句话也没得到解答。我想现在已经不需要找花,或是找出那句话的秘密,在此刻,我的心中已有答案。花是指的那种风骨,虽会凋零但依然会在它该绽放之时,淡然飘香;而那句话则是前辈们留给后辈的祝福,是一种传承,一种深埋于心的根。无论何时,这样的精神总会把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身体发凉,渐渐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不知为何,眼眶流出一滴热泪,许是感动的欣然,许是领悟的了然。再次闭上眼睛,静静感受清风涤荡心灵,不留一丝痕迹却轻掀一圈涟漪。
“滴答~滴答~滴答”猛然醒来 ,时针还停留在我刚来图书馆的那十几分钟,突然想到塔尖去看看,塔尖外圈有四面,每一面都围绕着复古的刻纹,交织在一起绕成一只古典精致的钟。透过这扇有着复古钟纹饰的窗户,看到外边的风景真是怡然怡情。此行的确不虚,此景尤可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