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e.chengdu.cn/html/2010-12/22/content_202553.htm
昨日,是成都商报“成都,与中国共分享”大型城市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成都城市形象广告创意征集第一天。80万重金征集好创意,这让全国创意高手跃跃欲试,希望自己的作品最终能代表成都形象,与中国共分享,以此来推广成都。
征集首日
20份创意作品演绎 “成都元素”
昨日,是“成都,与中国共分享”城市形象广告创意征集活动启动的第一天,成都商报悬赏80万现金,面向全国征集创意。截至昨日下午5时,通过全搜索网络平台与entor.c@qq.com邮箱上传的城市广告创意已有20份。熊猫、合江亭、变脸等成都元素,被创意达人们植入广告创意。热情的网友也纷纷对心仪的广告创意留言评论。
最创意《成都·结》
《成都·结》 (王龙 木易设计):停留在成都的每一秒钟,成都元素都能融入进来。
一个“蜀”字的中国结,喜庆的中国红渐变成黑色,字体的空隙处由成都元素组成,“锦江、熊猫、雄起……”“蜀”字的尾部,由“华西口腔”、“杜甫草堂”、“选秀之都”等元素组成了中国结的流苏。
最美食《成都甜,水面》
《成都甜,水面》(队长 24设计工作室):成都美食,成都甜水面。
一根细长的甜水面条从左向右贯穿整个画面,中央便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甜水面,面条盘绕成锥形,面酱上还放有青菜。而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热腾腾的面条散发出的水蒸气,形成了金沙太阳神鸟的图案。
最热门
《我是成都的一张名片》
《我是成都的一张名片》(骆驼人 中央旅途推广):我是成都的一张名片!把代表成都的事物做成名片去推广成都!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黄修眉
为成都贡献创意广告
4所高校师生总动员
成都商报讯(实习记者 祝迅)昨日,成都商报发布“成都,与中国共分享”大型城市公益活动征集的100个成都元素,并悬赏80万元现金征集“成都,与中国共分享”城市形象广告创意。昨日,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以及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师生纷纷响应,表示将利用专业优势,贡献出城市创意广告。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3个专业近300名学生,将为成都设计出一些“有个性”的城市形象广告。成都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门安排了7位老师辅导视觉传达系的100多名学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系大二、大三近300名学生也对本次成都城市形象广告兴趣浓厚。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100多名师生表示,会拿出作品响应成都商报的号召。该系副主任肖欣表示,会通宵开放专业教室,方便学生设计成都形象广告。”
创意一
熊猫和小朋友收获“太阳神鸟果实”
创意人:何加鲜
年龄:9岁
9岁的何加鲜是成都列五学校南华实验学校4年级学生。昨日中午,美术老师黄佳荔带着小加鲜赶到成都商报提交了师生两人的作品。
小加鲜的画上,一只憨厚的大熊猫正在和两个小朋友一起收获菜地里的“太阳神鸟”。远处,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伴着太阳的微笑伫立着,更远处,是一排摩天大楼,象征着成都的繁荣……
“我很喜欢大熊猫,我想让其他城市的小朋友到成都来和熊猫玩。”小加鲜还希望可以把太阳神鸟种到地里,就有永远都收获不完的太阳神鸟了。高耸的电视塔,传播着信息和快乐,是成都的标志。“我想把成都的快乐都传播出去,让其他小朋友知道,成都有好吃的好玩的,不来会后悔。”
创意二
喝盖碗茶看商报,感受成都绿道
创意人:黄佳荔
年龄:24岁
黄佳荔的作品是一幅油画,青花瓷的盖碗茶,连杯边的小缺口都栩栩如生。茶碗旁,放着一份成都商报,头版新闻是关于城区绿道的。
“我的创意是喝着茶看报纸,感受成都的绿道以及这座城市的变化。”黄佳荔说,老成都人喜欢一边喝盖碗茶一边看报。茶碗上的小缺口,表现了成都人平和包容的城市性格。黄佳荔说,喝茶虽然是传统的,但从报纸上阅读获取的信息却是现代的,这是最传统的成都和最现代的成都之间完美的结合。而绿道让市民的生活更有诗情画意。
创意三
草堂品茗,融入成都生活哲学
创意人:王少博 年龄:23岁
川大文新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少博是陕西人,在成都生活了6年。他花了一个通宵赶出一幅作品。杜甫草堂隐身在摇曳的竹林下,老旧的木栅栏诉说着成都古老的传说。两碗盖碗茶,喝出成都的味道。王少博爱成都闲适的生活态度。他说“成都人认真对待生活,也享受生活乐趣,这是一种成都生活哲学,应该和更多的人分享。”成都商报记者 赵倩 摄影 段韵
创意四
在漫画中微笑 五大理由爱上成都
创意人:蓝鲸动漫公司
孙邦彦和他的蓝鲸动漫公司创作团队加班赶绘出5幅搞笑味十足的城市推广漫画《爱上成都的五个理由》,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展示了成都的5种魅力,即美女、美食、美酒、美景,以及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背景下的美好未来。成都商报记者 唐小涛 实习记者 邹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