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将“双碳”目标与青年成长紧密结合,以社区服务、环保互动等形式推动绿色理念落地,近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古城新绿·低碳同行”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南充市阆中古城,以“调研赋能、互动践行、行动守护”等模式,在保宁醋社区、鱼翅广场生态公园等区域开展系列环保主题活动,用青春力量为千年古城注入绿色动能。

启程前往阆中,青春筑牢根基
7月2日,小分队正式启程前往阆中。当晚9时抵达阆中后,团队迅速投入搬运环保手册、互动工具等物资的工作;稍作休整,指导老师吴世琴主持召开活动安排会,明确次日“调研+实践”的流程及各组分工,为后续行动筑牢基础。

深入调研需求,社区低碳宣传
7月3日上午,同学们兵分多路走访古城街巷,针对商铺经营者、本地居民、往来游客开展问卷调研。结合后续产出的“古城环保共建调研”数据,71.05%受访者通过社交媒体了解环保信息,56.58%关注古城保护与生活便利平衡,重点收集到33.33%商户希望降低环保耗材成本、39.47%居民自认非常清楚垃圾分类标准、36.84%游客认为“垃圾乱扔”最需解决等关键信息,为下午活动设计提供了精准依据。


下午,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定向宣传:发放图文环保手册,重点讲解垃圾分类标准、节能减排指南及本地化方案,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解读“自备购物袋”“厨余分类”等实操内容。傍晚,社区广场举办环保游园会,设置三大互动区:绿色套圈区,居民答题后套向分类桶模型,居民们对有害垃圾的认知从“模糊”逐渐转向“清晰”;环保投壶区,投中“节约用电”“光盘行动”等标签可获洗衣液、环保布袋,同步讲解节水节电技巧;低碳沙包区,抽取“废旧充电电池”“奶茶杯”等实物沙包投入分类网袋,现场纠正分类误区。


活动持续三小时,发放宣传物料200余份,多位居民反馈垃圾分类熟练程度显著提升。保宁醋社区游园会不仅为社区注入垃圾分类的绿色动能,更让财经学子们得以将课堂所学的资源循环与绿色经济理念应用于实践。

创意传递理念,行动守护生态
7月4日,社会实践小分队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在迎恩街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游戏”,以创意场景传递理念,以实际行动守护环境。

活动现场,宣传展板与环保手册同步铺开,队员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与低碳生活妙招。移步至环保DIY袋子摊位,小朋友们手持画笔,在空白帆布袋上绘制绿树、蓝天等环保图案,将“绿色创意”背在身上。

环保拼图环节,居民参与的热情丝毫不减,简单的拼图游戏里,孩子们用小手将垃圾与分类一一对应,也在认真思考着“为什么要分类,这样做对环境有什么好处”的答案。

聚焦环保大富翁游戏,多位居民通过“前进后退”的方式模拟低碳生活场景,在回答环保相关问题即可前进若干步数并获得最终奖励的规则中,理解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

俯身拾起垃圾,净河践行承诺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手持长柄夹、环保垃圾袋,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沿河道开展垃圾清理行动。大家踩着湿滑的石块,俯身捡拾每一处垃圾,累计清理河道200余米,用实际行动诠释“守护生态”的承诺。



从筹备启程,到社区行动,“古城新绿·低碳同行”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实践交出亮眼答卷——累计服务居民超400人次,形成《古城生态保护调研报告》等成果,更以“调研-互动-行动”的闭环模式,让环保理念从“认知”走向“践行”。接下来的日子中,财经学子将继续以青春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书写更多“青年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