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1636

三下乡志愿者活动专栏

【财经学院】【古城新绿 低碳同行】2025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五)

——公园童趣小天地,环保种子大传递

2025年07月04日 浏览量: 编辑:李科(财经分院) 供稿:新青年媒体中心 刘静蕾


为深入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居民环保意识,7月4日清晨,“古城新绿·低碳同行”实践小分队走进鱼翅广场,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趣味活动。团队精心设计四个创意游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互动中,吸引众多居民与游客热情参与。

实践小分队抵达鱼翅广场时,已有不少居民围坐等候。板凳上的爷爷奶奶摇着蒲扇张望,几个小朋友攥着家长的手蹦跳着,见队员们摆放游戏道具,立刻凑上前仰着脑袋问:“姐姐,这个游戏怎么玩呀?”晨光里,期待的笑语让广场提前热闹起来。活动正式开始,四大游戏区挤满小朋友。掷沙包区的孩子踮脚够沙包,拼图区的举着碎片询问,大富翁棋盘边抢抽题卡,帆布袋画画区争要画笔。他们争先恐后拿物料、问规则,现场一片热闹。

掷沙包游戏区以“垃圾分类”为核心,每个沙包印有不同垃圾图案(如废纸、果皮、电池等),参与者需将沙包投掷到对应分类区域。队员根据投对数量分发奖品,并解答投掷错误的问题。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参与者在肢体运动中加深对垃圾分类标准的记忆。

“大富翁”游戏棋盘融入环保知识题库,玩家每走一步需抽取题目作答,内容涵盖“塑料袋是否属于可回收物”“低碳出行方式”等常见环保议题。棋盘设置“环保任务卡”环节,玩家触发任务后需完成如“说出三种可回收物”等挑战,通过“答题-前进-奖励”机制,让环保知识在趣味闯关过程中被吸收。

团队设计的拼图以“生态保护”为主题,一面是卡通动物乐园的欢乐场景,另一面是环境污染的警示图。小朋友们协作完成拼图,在拼接过程中直观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帆布袋画画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提供红、蓝、绿、灰四色参考图案,对应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桶。小朋友们在队员指导下,用彩笔给帆布袋上的垃圾桶图案上色,有的仔细对照颜色标准,有的在桶身画出香蕉皮、塑料瓶等垃圾图案。现场不少家长拿出手机记录孩子创作,完成的帆布袋成了行走的垃圾分类“说明书”。

此次活动通过四个差异化的游戏设计,让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在体验中理解环保、践行环保。实践小分队以创意为桥梁,将环保知识从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互动体验,不仅点燃了群众参与环保的热情,更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日常生活。后续团队将结合调研数据与活动反馈,持续推出多元环保实践,为古城可持续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更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