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9,1706

成职朗读者

诵非遗韵,传华夏魂

作者:花源图协 陈可为 2025年07月03日 浏览量: 编辑: 供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5 月 13 日晚,图书馆在白云书斋组织了一场以“诵非遗韵,传华夏魂”为主题的橙汁朗读者活动。

  空乘 243-1 班何青桧同学手持《茶的味道》,将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娓娓道来,在茶香中共同品味《夜游龙山寺》的悠闲意味。从茶韵中品读人生,从茶道中感悟静心。建智 243-2 班程一鸣同学的《书谱》分享,则带领大家走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他分享了自己学习书法的心路历程,与现场师生共同鉴赏优秀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惊风雨,墨染宣纸见精神”,书法之道,亦是人生之道。

  

  旅管 243-1 班郑红丽同学带来《光影千年永不褪色的皮影之魂》,她以“李夫人魂归汉宫”的红烛倩影作为切入点讲述了皮影戏的故事。这门始于汉代“弄影还魂”的光影艺术,不该是典籍里沉睡的符号,而应更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市场营销 243-2 班曾铔同学的《故宫六百年》分享,将镜头对准了紫禁城。红墙黄瓦,见证历史沧桑;一砖一瓦,诉说岁月辉煌。故宫六百年,承载的是文明,传承的是精神。

  “绝艺薪传凭妙手,匠心独运见精神”,在非遗传承的漫漫长路上,无数坚守者的故事动人心弦。物流 243-1 班的俄尔阿日,用她自己的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非遗传承者的动人篇章。她的讲述如同一股清泉,将精美的彝族刺绣故事缓缓注入听众心中,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非遗并非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冰冷展品,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鲜活的文化基因。旅管 243-1 班的刘文静同学,带来了《羌寨:云朵上的文明密码》的精彩分享。因家乡便在羌寨之中,她的讲述融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使得分享格外生动鲜活。在她的分享里,羌族独特的羌绣成为焦点。她不仅展现了羌绣的精美绝伦,更讲述了羌绣手艺人在时代浪潮中勇于创新创业的故事,让古老的羌绣技艺绽放出崭新的光彩。

  “文化如茶,愈品愈醇;传承如光,愈照愈明。”本场朗读活动,我们一同走进了茶香、皮影、故宫、非遗、彝族刺绣与羌绣的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份分享如同一颗文化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书为伴,以文化为根,传承经典,筑就未来!

附:第六十一期橙汁朗读者

项目负责人:老服 233-2 杜金枝

场地负责人:造价 233-1 赵嘉欣

主持:商英 243-1 白诗薇 商英 243-1 陈露

摄影:建智 243-2 刘辉

PPT 合成:对护 243-1 付宇霜

音控:对护 243-1 付宇霜

海报:对护 243-2 胡会丹 旅管 243-2 吴欣怡

一审一校:刘丽萍

二审二校:杨小丽

三审三校:张 雪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