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2018年11月29日18:30花源图书情报协会在图书馆二楼举办了本学期最后一期以“温暖”为主题的朗读活动。一群喜爱朗读的橙汁儿们又来到这里,诉说着自己对温暖的理解。
商英183-1班的胡柳丹同学带来了自己读过四遍的《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最受喜爱的读物之一,讲述的是阿富汗的主仆两个少年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和救赎。胡柳丹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专属的风筝,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的去追寻它。


温暖的表达有很多,造价183-4毛超同学带来冰心的《闲情》,这是作者在二十二岁生病那年,花7天时间写下的文章。“病的神慈悲我,竟赐予我以最清闲最幽静的七天。”闲情不仅仅是一种心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繁忙的世界多多少少都一样,惬意和慢生活却是与众不同。对于有些人来说,忙里偷闲,就是生活给自己的温暖。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能直观感受到的温暖来自于家,183-4的周岚清朗读巴金的《家》,他的朗读引起在场观众的情感共鸣。
同时温暖也可以通过媒介传递,比如,一本好书,旅管173-1何铄文朗读的《城南旧事》,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愉悦和那份童真的温暖。朗读后他谈到了小时候没有手机,吃了饭就和妈妈出去散步,现在想来,可真是一段温馨的时光。今天,低头族玩手机不分场合,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也许我们应该反思,然后重拾温暖瞬间。
温暖还可以转化为优美的文字。因为声音和文字都是有温度的,可以温暖冰冷和孤独的人儿,会计183-2的刘文文朗读了她的原创作品的《晚安 忽然》,她的声音、她的文字,在这微冷的冬夜,给人带去丝丝暖意。

还有一种温暖叫一直都在。造价173-1宋田田朗读了刘同的《不变,她一直在老地方》,就是告诉我们温暖一直都在。温暖人心的往往是最简朴的,是一种味道,是拐角处的小吃摊,是秘方汤料,是作者笔下方老太这个保管记忆的人和灵魂的归宿。
吴广同学,带来了毕淑敏的《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电商183-1黄洁朗读了《志愿人生,温暖前行》,他告诉在场各位,一个人取不了暖,多人才能取暖,所以要把温暖传递下去。
活动的最后杨小丽老师说,温暖这个主题,最触动人心,也是冬日里人们最需要的,愿大家多读好书,温暖自己,温暖身边的人。她认为人生的捷径,就是读一流的书,希望同学们期末认真备考,取得优异成绩,不负青春年华。
下一期朗读者,我们花开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