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不仅是蜀地农耕文明的缩影,更是承载千年乡愁的精神标志。2025年4月9日晚,在花源校区医护学院阶梯教室举办了一场以“蜀人的精神家园——川西林盘的遗产价值”为主题的讲座。作为成职讲坛的第一百九十五讲,本场讲座旨在从学术视角解读文化遗产,推动师生对地域文化保护的深度思考。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弘涛教授主讲。他通过生动的讲解,带领大家探寻川西林盘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刘教授指出,川西林盘以“田、林、水、宅”有机融合的格局著称,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细胞”。林盘不仅是传统农耕智慧的结晶,更体现了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其“随田散居”的布局模式、竹木掩映的生态景观,以及“林-院-田-渠”的系统性结构,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遗产体系,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林盘是‘活的遗产’,承载着家族文化、民俗信仰与乡土记忆。”刘教授强调,宗祠、古井、碾坊等元素与“赶场”“林盘宴”等民俗活动,共同维系着乡土社会的凝聚力。面对城市化冲击,他提出创新保护策略:建立“全域保护”机制,将林盘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探索“以用促保”路径,通过生态农业、文化研学等产业激活遗产活力。
“守护川西林盘,就是守护蜀文化的根与魂。”刘弘涛教授期待通过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这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永续传承,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此次讲座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四川人,我们更是肩负着传承和守护本地文化遗产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文创243-2桑雪梅
摄影:护理243-1付宇霜
一校一审 刘丽萍
二校二审 杨小丽
三校三审 张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