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20034月,由原成都市新华职业中学和成都旅游职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成立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原成都市房地产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学校。20064月,外语艺术系更名为数字艺术系,在计算机系、应用电子系、数字艺术系三个系的基础上,成立国际软件学院。2009年,国际软件学院更名为软件学院。20246月,着眼学校未来专业布局发展规划,在软件学院的基础上设置人工智能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个二级教学机构。

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作为学校二级学院,重点培养服务于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所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紧密对接成都首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芯屏端”等重点产业链,对应开设有集成电路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和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3个高职专业,同时还开办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职教本科试点专业,在校学生1000余人。

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成单位,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先进集体,教育部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四川省推荐项目建设单位,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四川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院校,全国智能硬件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院校,成都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成都市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学院拥有技能大师和教授工作室6个,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85%以上,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项5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0余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四川历史首金。学院办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学院与成都高新区联合打造成职软件教育园,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项目研发、企业生产和创业孵化五大功能于一体,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园区化办学模式,与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科技头部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成职-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学院、成职-朗迅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建成电子信息公共实训中心、物联网工程应用中心、集成电路工程应用中心等教学实训基地,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环境,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培养输送了数千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多名毕业生被京东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