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青春力量。近日,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学院师生组成的“科技芯引擎,助力团岭村”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简阳市江源镇团岭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驻村干部林永宏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小分队成员们秉持“知行合一,服务基层”的理念,扎根团岭村一线,紧密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科技力量赋能产业升级,切实服务基层发展。通过扎实的实地调研与实践活动,团队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助农方案,用心用情用力为团岭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电子智慧与青春力量。

启程赴山海,扬帆实践正当时
7月3日在团岭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简阳市江源镇邓委员、团岭村马书记等领导与师生共同参与并签订《社会实践协议》。队员们表示,将脱下“书生气”,换上“泥土香”,向基层干部和乡亲们学习,运用科技知识助力团岭村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青春华章,为当地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农村访农情,倾听垄上谋振兴
为精准把握农情农需,电子学院三下乡调研小分队深入团岭村田间地头。队员们穿梭于村道,认真倾听农户讲述农业发展的点滴故事。他掌心的老茧与额角的汗珠,则无声诉说着耕耘的艰辛与坚守。此次走访,让队员们深刻体悟了乡土情怀,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与使命。


葡园躬行问耕辛,芯火助农蕴希
葡萄产业是推动团岭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为探寻科技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之路,团队深入核心葡萄种植基地开展调研,致力于以青春智慧助力“新农人”用活“新农具”,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动能。躬身葡萄园这所“田间课堂”,队员们聆听果农的生动讲解。同学们躬身实践,协助果农采摘葡萄。指尖触碰着沉甸甸的果实,汗水浸润着劳作的身影,在这份辛劳中读懂了农人的坚守:每一颗晶莹饱满的葡萄背后,都凝结着日复一日的守望与耕耘。

为助力农户更科学、高效地防鸟防虫,守护辛勤耕耘的果实,团队根据现场情况结合专业知识,调试改进驱鸟驱虫设备,提供精准的科技支持方案。

该设备运用风能、太阳能和动能的转化,能够有效驱离鸟类,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村民反馈:“效果不错!鸟儿来得少了,葡萄保住了,优质果品更有保障了!”
数字赋农拓新路,青春逐梦绘振兴
为拓展农产品销路,激发乡村产业新动能,小分队以短视频拍摄等方式赋能农产品推广,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数字活力。
团队精心构思拍摄脚本,多维度、立体化呈现团岭村葡萄的卓越品质与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团岭村的葡萄,从而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肩承使命赴酒香,匠心传承蕴新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团岭村深挖桑葚产业潜力,发展采摘体验,拓展产业链条,打造桑葚酒、桑叶茶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显著提升附加值,开辟村民增收新路。
团队走进四川尚果鼎椹酒业有限公司调研学习,感受匠人品质追求。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立志以所学知识推动“数智”技术融入传统工艺,助力桑葚产业创新发展。团队成员精准发力,发挥数字设计专长,倾力打造桑葚酒产品包装方案,以“芯”智慧助力产业向“新”而行,贡献青春力量。

安全宣讲入民心,平安根基筑团岭
为切实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小分队在团岭村村委会会议室开展了安全主题宣讲。精准聚焦禁毒防艾、反电信诈骗、防灾减灾、安全用电等五大核心领域。团队创新宣讲形式,设置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一句句“原来是这样”、“以后可得多注意了”的朴实反馈,是对队员们辛勤付出最温暖的肯定。
为筑牢进一步乡村安全防线,守护村民财产安全,随后小分队深入村社,沿街开展安全宣传活动。结合团队自制的简洁易懂宣传手册,走街入户,热情讲解,向居民普及反诈防骗知识,结合真实案例剖析诈骗伎俩,警醒村民精准识别话术陷阱,牢牢守住“钱袋子”。
本次活动村民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构建平安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以暖心服务传递安全知识,切实守护村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筑牢安全屏障。

童心熔铸家国梦,科技绘就振兴图
厚植爱国情怀,点亮儿童梦想。小分队开展“我心中的英雄”儿童主题活动。团队以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孩子们聚精会神聆听,心中满是对小英雄的敬佩与感动,爱国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为进一步深化活动效果,团队引入科技绘画展示环节,孩子们挥舞画笔,稚嫩的笔触勾勒出宏大的科技愿景,童真的宣言饱含着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走访党员前辈,厚植爱国情怀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团队走进老兵家中,聆听赤忱初心,感受革命精神铭记峥嵘岁月。在75岁的革命前辈张爷爷家中,老人精神矍铄,深情讲述乡村沧桑巨变时,他感慨万千,言语间饱含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与坚定信念,其情其志,令人动容。
随后,队员们拜访了99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严爷爷。岁月染白了他的鬓发,胸前的勋章无声诉说着不朽荣光。当忆及烽火岁月,老人目光如炬,腰背挺直,凛然之气犹存。他有力地比划着保卫国家场景,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同学们围坐静听,被老人的爱国之情与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染。
此次寻访,是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思政课。前辈们用一生诠释的忠诚信仰与奉献精神,如明灯照亮青年心田。

深入困难家庭,共绘幸福蓝图
传递温暖关怀,助力民生改善,小分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用心倾听民声,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团队成员发挥电子信息专业特长,为多户村民安装节能太阳能灯、打扫卫生、调试网络信号、维修小家电、讲解电子设备使用。

深入田间地头,助力绿色农业
为助力农业生产,体悟农耕艰辛,小分队深入南瓜种植地,开展助农实践活动。烈日之下,成员们于躬身劳作间,汗水浸透衣衫,亲历农事之辛,对土地与劳动者的敬意油然而生。此次实践,不仅锤炼了青年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更在泥土芬芳中筑牢了服务“三农”、助力振兴的初心使命。

“科技芯引擎,助力团岭村”三下乡 实践在林老师的寄语中圆满收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子以“科技芯”为笔、“泥土情”为墨,在团岭村产业升级、安全守护、儿童关怀、民生帮扶、红色传承书写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
学院将持续总结经验,深化合作,完善实践体系,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服务“三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持久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