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院】【古城新绿 低碳同行】2025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三)
——低碳游园进保宁 绿色新风润古城
2025年07月03日 浏览量: 次 编辑:李科(财经分院)
供稿:新青年媒体中心 罗刘好
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推动公众深度参与环保实践,“古城新绿·低碳同行”社会实践小分队于2025年7月3日在保宁醋社区成功举办低碳主题游园会,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居民环保认知与实践能力。

下午,小分队成员分组深入社区开展定向宣传,为傍晚的游园活动预热造势。 他们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环保手册,以图文对照形式清晰展示垃圾分类标准,特别是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辨识要点,同时提供节能减排指南及本地化解决方案。队员们在休闲广场、单元楼栋等场所进行科普讲解,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特点,重点解读“自备购物袋”“厨余分类”等实操内容,有效激发了居民的参与意愿。

傍晚时分,社区广场早早汇聚人气。几十位居民携家带口齐聚现场,涵盖老年、中青年及儿童等多年龄段群体。小分队精心设置了三大互动区,构建起生动的环保实景课堂。移步绿色套圈区,居民需先回答“过期药品属于哪类垃圾”“塑料餐盒回收条件”等问题,答对者赢得套圈资格,将套圈精准投向对应的分类桶模型。队员即时解答疑问、纠正错误,强化有害垃圾处置规范。

环保投壶区践行行为转化,壶身贴有“节约用电”“光盘行动”等指令标签。参与者投中标签后,队员现场赠送洗衣液、环保布袋等生活用品,并同步讲解节水、节电小技巧,推动环保知识转化为日常实践。

聚焦低碳沙包区,参与者抽取印有“废旧充电电池”“奶茶杯”等实物图的沙包,将其投入对应的四色分类网袋。队员现场讲解:“奶茶杯需洗净才可回收”“旧电池内含有害化学物质是有害垃圾”等要点,同时演示常见分类误区。

游园会持续三小时,累计发放环保物料200余份。多位居民表示,通过实物沙包投递训练,一次性用品分类准确率显著提升。

本次保宁醋社区游园会不仅为社区筑起垃圾分类的绿色防线,更让财经学子们得以将课堂所学的资源循环与绿色经济理念应用于实践。未来,他们将怀揣这份实践初心,继续以创新形式拓展环保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画卷上描绘青春担当,让每一次绿色实践都成为古城焕新的坚实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