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分院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4-12-03 编辑:杨前 来源:   点击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中,体现最为充分也得到了学生高度认同的,则是旅游分院对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具体地说,敬业精神就是在职业活动领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务实苦干精神,把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看作无上光荣;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和调控职业行为。

在常言道,“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为敬业精神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将敬业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它成为学生的习惯,这样才更加符合高校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宗旨。因此,除了课堂专业理论的教育外,我们更加重视的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在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我们以旅游分院的服务型学习为例来发言。

服务型学习就是旅游分院培养学生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劳动意识,提高学生作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校区教学、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学生行为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逐渐形成。

旅游学院服务型学习分“三层”开展,每层分“三段”进行,“三方”互动,指导学生服务自我、服务校园、服务社会。

一、旅游学院服务型学习分“三层”开展:

第一层为以清洁环境为主体的校园服务性学习。学工办分任务到辅导员,辅导员分任务到班,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环境美化测评部每天进行考评,及时上交学工办。充分体现细节管理与宏观控制的全面结合。

第二层为以服务校园为主体的学生干部对口服务:宣传部在旅游学院行政办值班,学习部在旅游学院教务办值班,勤工俭学部在旅游学院实践教学办值班,礼宾部、讲解队在旅游学院实训楼值班……直接得到老师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

第三层为以“一店一大”为主体服务社会的企业管理岗位实践工作。

“一店一大”又分为三个小的层次:

一是组织学生工学交替活动。

二是对学生寒暑假自行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进行高效有序化管理。要求学生填写相关表格,实习单位开具实习证明,并就顶岗实习作出总结。

三是组织骨干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基础管理岗位实践活动。

二、旅游学院服务型学习分“三段”进行,即:为事前事中事后三段管理。

为事前有计划、有培训、有要求;过程有监管有督导;结束有总结有提升。

具体程序是事前报名,审核,成员集中在校岗前培训;过程由老师带队,学生接受企业、学校两方的管理和指导,并撰写工作日志。结束时学生撰写实践工作的调研报告。

三、旅游学院服务型学习“三方”互动,全面提升学生敬业精神:

一是旅游学院学生工作管理全面跟进。在王德林教授的带动下,始终出现在服务型学习第一现场。

二是旅游学院学工队伍团队意识强,全体辅导员积极跟进。在高度责任感、高度专业水平的支持下,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如四星级景区平乐古镇景区管委会聘请了张丽、杨前、罗桂平……等老师为“平乐古镇旅游服务质量专家督导组成员”。并受邀参加景区管委会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对平乐古镇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学校大型活动上,旅游学院的辅导员是全体都在现场积极进行活动指导工作……

三是学生在服务型学习中,经过三段教育后,学生乐于积极主动参与,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职业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大幅提升。

学生敬业精神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综合竞争能力。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从而真正让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