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以急诊医学和护理专业理论为基础,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早日康复以及改善生命质量为目的,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救护、院内救护以及科学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也是护理、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教材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六三医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编写。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护理、助产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医疗机构规范化培训辅助教材及其他相关行业人员、急救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1.2坚持协同育人,更新开发理念
教材编写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突出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立足培养民生急需紧缺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岗位需求和学习者全面发展,基于急救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及急救护理特点,因“用”求“学”,“教、学、做”统一,实现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一体化,按照课程改革、教材编写、数字资源同步建设思路,开发数字融合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1.2聚焦科学创新,优化内容设计
基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对应医院急救中心、急诊科和ICU岗位,团队教师深入开展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确定教材主要内容:①学习与岗位(群)相关的技术理论知识,了解工作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机制;②学习与岗位(群)相关的技能实践知识,指导个体完成岗位工作任务;③根据个人需求获取学习乃至生产知识,帮助学习者获得可持续发展内在机制。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组织教学内容:参照专业目录及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救护工作流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场景为依据,重构教材内容体系为“认识急救-院前救护-急诊救护-重症监护”四大模块,由院前救护到院内救护,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进一步细化为21项救护任务。涵盖必要的急救护理知识和急救护理技能,使学生具备服务急危重症患者所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常用的急危重症护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落实“立德树人、课程育人、匠心塑人”,教材编写过程中,围绕“仁心精术、救死扶伤”医者精神,挖掘思政资源,提炼出“谨以至诚、敬佑生命”“生死时速,必邃必专”“救急扶伤,惟爱以护”“生之重托,惟精以护”四个课程思政主题,融入拓展阅读课程思政案例,将家国情怀、敬业奉献、爱伤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教材,使专业学习与课程思政相融共生,行稳致远。
基于教材呈现形式提升教材内容体系的立体化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互联网+教材”的发展趋势,急救护理云教材集成了移动阅读、富媒体数字出版和云服务三大领域前沿技术,改变教材内容呈现过于重视理论的传统惯习,灵活采用图片、案例、视频等形式,以及配套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不断丰富专业课教材的呈现形式,实现教材内容呈现的直观化、情景化和生活化,支持手机、Pad、PC等多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