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使用效果

发布日期:2025-03-11    作者:     来源:     点击:

(1)编写理念新

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编写理念,将社会责任、敬畏生命、工匠精神、稳岗爱岗等要素融入各模块内容,显性渗透和隐性融入结合,育心与育德统一,扎实落实培根铸魂目标导向。比如强调生命教育,助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剖析“学校-职场”的角色心理转变,从心理适应层面服务就业民生,充分体现时代性、科学性特色。

(2)模块框架活

全书11 个模块,模块间相对独立,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组织。每个模块设三个专题,专题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模块前面设置“模块导读”“模块目标”,后面设置“综合训练和拓展学习”;专题内按“名人名言-导入案例-正文-心理训练-成长反思”五环节展开,结构统一,逻辑清晰,编排科学

(3)内容设计精

本书适当精简了理论部分,除“解惑心理健康”为理论学习模块,其余10个模块均为实践教学模块,内容契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为“尊重生命-认知自我-学习效能-人际交往-网络心理-压力缓解-爱情与性-挫折应对-择业心理-职场适应”,全面覆盖高职学生个人成长重要节点;全书名称、名词、术语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引用数据均来源官方公布,案例多来自编者多年实践经验,确保数据和案例可靠。教材通过“心理训练”“成长反思”“综合训练和拓展学习”环节,以及微信公众号,配套丰富的心理测试、拓展案例和心理游戏等,实现可测、可练、可互动,增强了教材互动性和趣味性。

3.教材特色与创新(300字以内)

(1)教材特色

本书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典型案例作为“健康触点”,变“问题导向”为“目标导向”,以身心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开发为根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等素质协调发展。

(2)教材创新

一是突出“双元合作、校企融合”特点。由一线心理教师和专业心理咨询公司专家协同编写,确保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技能的可操作性,打破基础课教材普遍缺乏企业参与的常态

二是模块设计契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本书11个模块充分对应高职学生成长主题,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针对性和实效性高;各模块相对独立,便于教师开展教法改革和资源开发。整体文风朴实灵动,重在体验、调适与成长,贴近学生实际。

All contents copyright © cheng du polytechnic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101675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345号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