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由教育部审批、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的“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总决赛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共有2554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在武术、棋类和跳绳三大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

我校棋艺专业主任宋子瞻老师作为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专家库成员,第二次受邀担任全国总决赛象棋项目仲裁,活动期间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专访,相关报道已于8月26日刊登在该报08体育版头条。

赛事概况:传统体育的青春盛会
“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是教育部批准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该赛事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
本届比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覆盖了全国近25万名青少年,最终有来自27个省(区、市)1203所学校、67家青少年宫的2554名选手晋级总决赛。
赛事组委会邀请奥运冠军吴敏霞、宋妮娜、董栋和15岁的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王逸轩等体育明星登台,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与追梦历程。这一举措为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注入了强大动力。

专业参与:棋艺学院的影响力拓展
成都棋艺学院自2012年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棋院联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弘扬棋文化,培养新棋者”的办学目标。
宋子瞻老师此次受邀担任总决赛象棋仲裁工作,既是个人荣誉,也是学院实力的体现。这是他第二次担任此项重要职务,反映了全国棋类行业对成都棋艺学院专业水平的持续认可。
在赛事期间,宋子瞻老师还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专访。他从专业角度阐述了棋类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介绍了棋类在青少年素质培养中的独特作用。《中国青年报》作为团中央机关报、国家级主流媒体,此次在08体育版头条位置刊登采访报道,体现了权威媒体对青少年传统项目普及工作的高度重视。

学院发展:棋艺教育的创新实践
成都棋艺学院成立十余年来,已经发展成为成都棋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技艺双修、跨界融合”,学生既要掌握棋艺专业技能,也要学习赛事运营、教学培训等相关知识。这种综合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也能参与棋文化推广和赛事组织。
近年来,学院师生多次参与全国性棋类赛事的组织和执裁工作,专业能力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宋老师此次参与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总决赛,正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成都棋艺学院教师此次在全国舞台上的精彩亮相,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棋类文化传承和普及贡献了“棋城智慧”。随着象棋、围棋等传统体育项目日益受到重视,成都棋艺学院将继续深化“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为弘扬中华传统棋文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供稿:宋子瞻
编辑:周海珠
一审一校:宋子瞻
二审二校:杨 扬
三审三校:严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