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了解苗家文化,学习苗家乐器和歌舞,欣赏苗乡乐理的魅力,7月5日上午8:00,陈宜华书记和李红婷老师携国际商贸学院“童心向党话心声,苗家文化伴青情”小分队全体成员前往小寨村深处拜访当地村小校外辅导员熊永伦老师。


(图1、2:小分队成员前往熊老师住所)
据悉,熊永伦老先生任兴文县苗族促进会副理事期间,积极组织县内苗族教师共同编纂兴文县民族教育语言、声乐、舞蹈、体育、器乐、工艺、美术六类校本教材,为兴文县培养众多苗家文化接班人。而且由他设计出独具苗家特色的课间操“竹竿舞”“挤芦笙”“牛角舞”等,深受学生欢迎。

(图3:熊老师珍藏的乐器)




(图4、5、6、7:小分队成员认识苗族乐器)
来到熊老住所,陈宜华书记紧紧握住熊老先生厚实的双手,并就熊老对小寨村四十六年风雨无阻,四十六年步履铿锵的付出,表示高度赞扬和由衷的敬佩。陈书记说,这是一双充满智慧与勤劳的双手,是一双能够带领苗乡脱贫脱困的双手,更是一双能演奏乐曲,编配鼓点的双手。说话间,熊老情不自禁地取下墙上挂着的两副芦笙,为小分队志愿者演奏起了苗家乐《歌唱祖国》和《欢乐曲》。伴随着动人的旋律,志愿者自发跟唱,嘹亮的歌声沁润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脾。曲罢,余音绕梁,掌声雷动。

(图8:熊老师为志愿者演奏《歌唱祖国》)

(图9:熊老师为志愿者演奏《欢乐曲》)
神奇的芦笙勾起了志愿者浓厚的兴趣,熊老师当即取出珍藏许久的演奏芦笙和牛角鼓开始了现场教学。志愿者们在短暂学习后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吹奏。熊老说,苗乐的普及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递与坚持才能保持其艺术魅力的经久不衰。


(图10、11:小分队成员学习牛角鼓和芦笙)
“促进会苗乐培训班已经启航开拔,很多家庭已从中获益”小寨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专干杨晓颖同志的介绍,让志愿者认识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绝非易事,唯有锚定航向,扬帆起航,砌好一砖一瓦,方成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