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学院

学院新闻
创意设计学院 > > 网站首页 > > 新闻公告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科技下乡万里行文旅团赴眉山红色基地调研 把脉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5-07-18        作者: 谢科   编辑:刘疏影   审核人:谢科     浏览次数:

7月18日,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文旅111团首席专家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谢科教授率队赴眉山市彭山区星火公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调研。团队深入考察郭祝三、郭祝霖、郭剑鸣等革命先辈故居,通过实物陈列、历史影像和场景还原,学习川西南首个县委建立及农民武装组织的斗争历程,并围绕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乡村风貌改造等议题提出系统性建议。成都文理学院陈嘉睿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刘世章高级工程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朱宏佳高级工程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调研并给出建议。

1、红色文化氛围提升,沉浸式体验与多维叙事

专家组指出,基地可进一步深挖“一门三英杰”的革命故事,结合本土“三苏文化”、张纲尽忠文化、李密仁孝文化,构建多层次精神谱系。建议借鉴山东夏蔚镇“同心街”模式,在故居周边增设党群同心主题墙绘、革命场景复原展演坊(如模拟抗战时期情报传递站、农具改造工坊),并开发“红色剧本杀”沉浸式课堂,让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感悟革命精神。同时,强化宣誓墙的仪式教育功能,设计标准化宣誓流程,增强青少年研学感染力。

2、乡村风貌改造,红色基因与生态产业融合

针对基地周边环境,专家组提出“以红带绿、以绿促产”策略:

建筑风貌管控

保留川西民居青瓦灰墙的原始肌理,对闲置农房进行改造,植入红星标识、革命标语等元素,打造“红色民宿集群”。房前屋后规划“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形成生态景观节点。

(2)产业链条延伸

设置“红色农事体验区”,扩大传统磨豆花、手工煎饼等劳动实践项目规模,开发“革命粮仓”生态农产品品牌,结合电商直播拓宽销售渠道。

(3)生态空间优化

利用“无人机测绘+三维建模”技术,精准规划红色研学路线与生态农业片区,实现文化资源与农田、林地的有机串联。

3、研学内容创新,科技赋能与代际传承

专家组强调需强化科技赋能红色教育。建议引入“智慧导览系统”,通过AR技术复原革命历史场景;增设“AI互动课堂”,利用编程教学引导青少年理解科技兴国内涵。同时,推广“亲子共研”模式,设计“革命家书共读”“农具革新DIY”等跨代际活动,深化家国情怀传承。

4、长效运营机制,多元协同与品牌塑造

呼吁建立“政府+高校+村集体”协同机制。联合高校开发红色课程体系,培训专业讲解员;成立村级合作社,统筹民宿、农特产和研学服务运营;通过短视频平台打造“星火公义”IP,发布“革命家风云”“农技科普”系列内容,扩大辐射影响力。

调研结束后眉山市彭山区相关领导委托谢科教授承担郭祝三故居乡村风貌改造设计项目。同时希望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文旅111团能给眉山市文旅产业发展多献良策,助力眉山市乡村振兴。

本次调研为彭山红色资源转化注入新动能。未来,文旅111团将持续跟踪技术落地,让红色革命精神之火点燃乡村振兴之路。


Previous page:许燎源受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名誉院长
Next page:科技下乡赋能古村振兴 文旅专家把脉幸福古村民宿升级


版权所有: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蜀ICP备11016755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345号

All contents copyright cheng du polytechnic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Access num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