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

发布日期:2025-07-08   来源:   点击量:

专业简介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教育部国家示范重点专业、文旅部全国旅游类示范专业。与华住、洲际、万豪等头部酒店集团合作,共建全国旅游职教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培养面向酒店、餐饮、民宿等行业的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收益管理师、酒店运营专员、民宿管家等,能够从事服务、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育人成效位居全国酒店业职业院校教育贡献排行榜榜首,联合培养全国技术能手2人,四川省技术能手1名,成都市技术能手6名。

主干课程

开设前厅、餐饮、客房主营业务的服务与数字化运营课程,贯穿专业英语,辅以茶艺、调酒、民宿等拓展课程,配套收益管理、饭店主题产品设计等前沿课程。

技能证书

   可考取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运营管理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茶艺师、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宴会定制服务师、民宿管家、咖啡师、调酒师、调饮师、侍酒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主要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境内外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民宿等胜任酒店职业经理人、连锁门店店长等酒店旅游业高端工作岗位,入职华住、洲际、万豪等大型酒店集团,畅通专升本升学渠道。

师资配备

   专业拥有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共11人,其中高级职称6名,高级技师2名,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8名;拥有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酒店国家级裁判员、8位专业经理职业资格,100%获得酒店专业相关的国际资格认证,100%具备双师型资质,4人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参与专业技能大赛评委专家50人次。同时,聘请洲际酒店集团、华住酒店集团等校外导师,采取工作专业化、任务项目化的模式,开展人才培养。



黄晓菲专业带头人

教授,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酒店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民宿管理与运营专业》专业简介及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组专家、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双师型教师,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成都市“黄晓菲餐厅服务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首批成都市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四川省第七届、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成都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6次、获第八届四川省博士专家及论文评审等省级论文评奖6次。主编及参编《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饭店主题产品设计》等专著及教材12本,获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3本;发表专业论文24篇(核心期刊4篇)。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职工技能大赛、穗港澳蓉四地两岸青年技能大赛等行、企、校各类赛事专家组长、裁判长及专家、裁判50余次;指导全国饭店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等选手获奖100余人次。承担“四川省基层旅游扶贫及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四川省下岗工人再就业”等社会公益培训,培养社会餐饮、茶艺从业人员近5000人次。


唐淑慧:专业主任

讲师,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德国访问学者。美国饭店协会CHE注册饭店教育导师,英国教育协会EMI全英文授课教师,全国英语导游。教育部1+X餐厅服务管理、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前厅运营管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四川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首批成都市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成员,获得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参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参编教材6部。


赵艳专业骨干教师

副教授,硕士。四川省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成都市职业技能优秀指导教师,成都市职业技能优秀考评员,四川省、成都市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1+X”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考评员;酒店数字化管理师,英国顾客关系管理师,“ WSET ”二级品酒师,高级茶艺师;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三等奖,校级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市级一等奖;主编教材2本,参编6本,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课题2项,参研课题10余项;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评为四川省“十四五”精品在线课程。


雷琳:专业骨干教师

副教授,硕士,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英国WSET二级品酒师,英国顾客关系管理师,旅游饭店总经理,高级茶艺师,高级餐厅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省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四川省星级饭店员工技能大赛裁判员,四川代表队集训教练员,历任四川工匠杯、四川省农民工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专家。主编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1本,参编教材5本,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省级行业标准1部,指导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服务技能大赛、模拟经营管理、营销大赛中中获奖20余次。


文蓉:专业骨干教师

副教授,硕士。获国家旅游饭店总经理资格,茶艺二级技师资格,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考评员资格,四川省人社厅专家库成员,英国二级品酒师资格,英国冲突管理师资格,餐饮客房前厅服务员考评员资格,获成都市职业技能鉴定优秀考评员,长期担任四川省旅游饭店技能大赛裁判工作,并长期担任成都市中职教师及学生技能大赛裁判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中式铺床比赛多次获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高职院校酒水服务赛项比赛获一等奖、二等奖;长期对酒店员工开展培训工作。1+X餐饮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员,1+X前厅运营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员。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参加省市院级课题多项;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8篇。


文琼:专业骨干教师

副教授,高级茶艺技师(一级)、高级评茶技师(一级)、客房技师(二级)、国家星级茶馆评审专家、高级茶艺师考评员,成都市文琼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成都市“蓉智荟”文琼无党派人士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成都市“一专多能”优秀教师,四川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主持或参与四川省茶行业地方标准6项,其中主持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2篇。编写教材9本,其中主编2本,主审1本。主编《茶艺》教材获教育部、四川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主研《茶艺》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及校级创新创业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茶艺、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获奖20余人次。


沈慧贤:专业骨干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副教授,四川省技能人才高级考评员、高级品酒师、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WSET二级品酒师、高级调酒师、美国饭店协会注册酒店教育导师CHE,中文导游。四川省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三等奖获奖者。主持完成四川省重大教改项目1项。发表SSCI论文2篇。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3项。主编教材1部。指导学生3次获得教育部职业技能大赛西餐宴会设计、酒水服务赛项二等奖。指导学生7次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酒水服务、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酒水营销大赛奖项。


周威:专业骨干教师

博士,讲师,高级酒店收益管理师,景区经理人。成都市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成员,曾担任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Management》(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杂志)论文审稿委员会委员及编委成员。发表专业论文24篇(核心期刊1篇,SCI及EI(JA)3篇),主持及参与市厅级及以上课题7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参编教材2部,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陆午西:专业骨干教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曾任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厅部主管,马蜂窝旅游网境外酒店商务拓展经理,SEG瑞士教育集团CRCS凯撒里兹酒店管理大学进修并在米其林二星餐厅工作。美国饭店协会CHE(国际注册教育导师)。教育部1+X餐厅服务管理、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前厅运营管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获得2022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3次。曾担任川渝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前厅服务赛项裁判长等工作。


实训条件

   专业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沉浸式数字化实训生态”,校内拥有近6000平方米的理实一体实训空间,包括:国际酒店品牌文化比较中心:配备“酒店地球”全球品牌互动系统、Opera酒店管理软件;中/西餐及酒吧实训集群:中餐实训室配置自研专利摆台系统及主题宴会场景,西餐实训室搭载国家专利虚拟仿真实训软件,酒吧实训室集成WSET品酒师认证功能,精准对接餐厅服务员、调酒师等职业认证;智慧客房与茶艺创新工坊:茶艺实训室联动文琼大师工作室,配备六大茶类器具及茶席设计平台;共同助力技能竞赛选手培养。校外建设了洲际英才学院、华住酒店店长班人才培养基地等深度合作的20个实训基地。


茶艺研习工坊(文琼茶艺大师工作室)           主题餐饮设计与服务实训室


酒店数字化运营实训室


洲际英才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华住酒店集团订单班实践教学基地


国际化发展

   专业构建了全方位国际化合作体系:依托联合国旅游组织(UN-Tourism )教育质量认证,对标国际标准培养人才;师资团队中6人获美国饭店协会CHE认证,4人获英国国际品酒师WSET认证、2人拥有SCA咖啡师资质,4人具备海外工作经历,实现教学与实践国际化融合。专业还输出《酒店餐饮管理》等2本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教材,上线3门“熊猫工坊”课程,承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师生海外研习活动,并有法国萨瓦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等专升本及硕士升学通道,学生赴卡塔尔、马尔代夫、泰国等地参与酒店接待、茶艺师等岗位实习就业,并在国际技能竞赛中斩获奖项。形成“国际认证引领、产教协同赋能、全球就业升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获取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