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既漫长又短暂,像一张画卷,需要为他增光添彩。想让人生充满色彩,并不需要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或者有什么显赫的成就,只需要享受努力拼搏与付出的过程,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对口会计203-1班的廖玉娇,来自贫困而又遥远的山区——南江县,2020年毕业于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
囊萤映雪 读书之路崎岖不平
无情的“5.12大地震”让她的学校变成了一片废墟,被迫停学一段时间,经过家人与朋友的支持,她重新回到了知识的海洋,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她的心里像绽开了朵朵鲜花,尽管每天翻山越岭几公里,她都没有缺一次课。刚到新的学校,她就收到了县城为受灾学生准备的文具用品,那一次的雪中送炭对她而言是一次极大鼓舞,现在想来曾经的高三生活也让她记忆犹新,众所周知,高三的每一次考试都无比重要,但其中一次考试的结果不尽人意,她为了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希望,选择了坚持。她说:“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即使最终结果没能如她所愿,她依然选择微笑面对,积极规划未来的生活。2020年10月进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后,她刻苦学习,并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为集体献一份力量,课外之余,积极加入部门和社团,在锻炼自己的同时更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奉献爱心 弘扬志愿精神
付出比收获更快乐,给予比接纳更心安。经历了08年的地震,廖玉娇秉承一个原则“相互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因此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班级志愿者活动,还主动报名成为“乡村志愿者”,2020年的冬天疫情再次来袭,四川省南江县公山镇志愿着服务队出现了她的身影,她不畏惧寒冷和危险,在交通要道给路过的车辆和人员做登记;下乡排查疫情情况时,她热心为留守老人和孩子注册健康码,遇到固执的乡亲,她依然面带微笑耐心的完成健康码注册。年关将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防疫工作不断增加,但她并没有放松,而是坚持留在志愿者队伍,坚决完成村委会下达的任务。在志愿者服务期间她每天步行几公里,从山脚到山顶、从山顶到山脚,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她诠释了雷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美好品质,也正是“志愿服务源于心,献出爱心在于行”的体现。
付出不求回报 但感恩永存心间
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又辛苦;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言语总是温馨而又有礼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微笑总是灿烂而温柔。他们是像廖玉娇一样的志愿者,是以雷锋为榜样的志愿者。南江县公山镇人民政府向廖玉娇同学寄去了感谢信,给予了她高度的赞赏,也充分表示了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感谢。她的行动直击大学生的内心,唤醒了大家的激情,让大学生对志愿者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促进大学生提高服务意识,为国家服务,造福社会。

